|
國家衛生計生委發布《全民健康素養促進行動規劃(2014-2020年)》健康素養是指個人獲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務,并運用這些信息和服務做出正確決策,以維護和促進自身健康的能力。健康素養不僅是衡量衛生計生工作和人民群眾健康素質的重要指標,也是對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綜合反映。為全面提高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國家衛生計生委制定了《全民健康素養促進行動規劃(2014-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 下面就《規劃》重點介紹三個方面情況。 一、《規劃》制定背景和制定過程 世界衛生組織倡導各國大力開展健康素養促進工作,為實現千年發展目標提供保障。我國健康素養從基本健康知識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基本技能三個維度提出居民應掌握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從2008年起,在全國開展健康素養監測,逐步建立起連續、穩定的健康素養監測系統。根據2012年監測結果,我國居民基本健康素養水平為8.80%,還處于較低水平。 為科學、規范、有效地開展健康促進工作,建立政府主導、部門合作、全社會參與的全民健康素養促進長效機制和工作體系,全面提高我國城鄉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國家衛生計生委決定制定專門的指導性文件,以健康素養促進為抓手,統籌協調衛生計生系統健康促進工作。 《全民健康素養促進行動規劃(2014-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于2013年6月開始起草,經過多次調研和專家論證,征求了中醫藥管理局、國家衛生計生委內相關司局及各省級衛生計生委行政部門意見,于2014年4月正式以國家衛生計生委委文件形式印發,明確未來一個時期健康素養促進目標和任務,是健康促進與健康教育領域的綱領性文件。 二、《規劃》的主要目標和工作內容 《規劃》的目標分兩個階段實現。第一階段,到2015年,全國居民健康素養水平提高到10%。在全國建設健康促進縣(區)180個,健康促進醫院、健康促進學校、健康促進機關、健康促進企業、健康社區各400個,健康家庭18000個。第二階段,到2020年,全國居民健康素養水平提高到20%。在全國建設健康促進縣(區)600個,健康促進醫院、健康促進學校、健康促進機關、健康促進企業、健康社區各1400個,健康家庭60000個。 為實現這些目標,《規劃》部署了六項重點工作內容: 一是樹立科學健康觀。正確認識健康的重要性,樹立個人健康責任意識,倡導健康生活方式,了解醫療技術的局限性,形成尊重科學、尊重醫學和醫務人員的社會風尚,建立和諧醫患關系。 二是提高基本醫療素養。將基本醫療素養促進工作納入醫療衛生機構綜合考核和健康促進醫院建設工作,采取多種形式切實提高轄區居民獲取并利用醫療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能力。加強醫患溝通,開展患者健康教育,普及合理用藥和科學就醫知識,提高居民防病就醫能力。 三是提高慢性病防治素養。將提高居民慢性病防治素養作為健康教育工作的重點任務。針對目標人群開展心腦血管病、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統疾病、腫瘤等重點慢性病的健康教育工作,圍繞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等生活方式進行干預。 四是提高傳染病防治素養。依法加強傳染病防治健康教育。宣傳傳染病防治法律和政策,做好艾滋病、結核病、血吸蟲病、病毒性肝炎等重大傳染病和流感等重點傳染病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城鄉居民傳染病防治素養。 五是提高婦幼健康素養。各級婦幼保健機構、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以及其他醫療衛生機構要將婦幼健康教育納入日常工作,普及婦幼保健、優生優育、生殖健康知識和技能,提高婦幼健康素養水平,促進婦女兒童和育齡人群合理利用婦幼保健服務。 六是提高中醫養生保健素養。將中醫養生保健素養作為健康素養促進工作的重要內容,繼續推進中醫中藥中國行——進鄉村·進社區·進家庭活動。利用提供診療服務時機,普及中醫養生保健基本知識和技能。 此外,各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要做好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食品安全、精神衛生、地方病和職業病等領域健康教育工作。 三、落實《規劃》的主要活動 國家衛生計生委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四項主要活動,推進落實《規劃》的重點工作。 (一)大力開展健康素養宣傳推廣。 一是組織修訂《中國公民健康素養——基本知識與技能(試行)》及其釋義,會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共同發布《中國公民中醫養生保健素養》。 二是針對影響群眾健康的主要因素和問題,建立健康知識和技能核心信息發布制度,完善信息發布平臺,加強監督管理,及時監測糾正虛假錯誤信息。 三是建立居民健康素養基本知識和技能傳播資源庫,打造數字化的健康傳播平臺。 四是組織開展健康中國行系列活動。每年選擇一個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公共衛生問題作為活動主題。 五是建立一支權威的健康科普專家隊伍,組織開展健康科普活動。 六是推進12320、12356衛生計生服務熱線建設,打造健康科普平臺,傳播健康知識,回應群眾關切,服務百姓健康。 (二)啟動健康促進縣(區)、健康促進場所和健康家庭建設活動。充分發揮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和中央補助地方健康素養促進行動項目的帶動作用,落實基本健康教育服務,在城鄉基層大力普及健康素養基本知識和技能。 國家衛生計生委制訂健康促進縣(區)、健康促進場所和健康家庭的標準和規范。每年建設約90個健康促進縣(區),健康促進醫院、健康促進學校、健康促進機關、健康促進企業、健康社區各200個,每個縣(區)建設100個健康家庭。建設活動每年覆蓋約4000萬人,預計到2020年覆蓋人口數達到3.2億。 (三)全面推進控煙履約工作。全面推行公共場所禁煙,努力建設無煙環境,推進全國無煙環境立法和執法工作。深入開展全國建設無煙衛生計生系統工作,發揮衛生計生系統示范帶頭作用。加強控煙宣傳教育,創新煙草控制大眾傳播的形式和內容,提高公眾對煙草危害的正確認識,促進形成不吸煙、不敬煙、不送煙的社會風氣。開展戒煙咨詢熱線和戒煙門診等服務,提高戒煙干預能力。加強煙草流行監測與相關研究,為煙草控制工作提供科學依據。 (四)健全健康素養監測系統。鞏固健康素養監測系統的穩定性和連續性,保證監測數據的科學性和準確性。推進信息化建設,逐步建立健康素養監測網絡直報系統,完善試題庫和數據庫,推廣健康素養網絡學習測評系統。加強健康素養理論研究,分析不同人群和重點問題健康素養現狀和影響因素,提高監測結果的應用。 此外,還提出落實規劃的一系列保障措施,包括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健康促進和控煙履約工作領導協調機制;建立健全以衛生計生行政部門為主導,健康教育專業機構為龍頭,以城鄉基層衛生計生機構為基礎,包括醫院和其他衛生計生機構、機關、學校、社區和企事業單位在內的健康促進與健康教育工作體系;加大經費保障力度,注重資源整合,加強督導評估,保證規劃有效落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