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價結論: 1. 該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風險分類為嚴重; 2. 根據擬建項目開采設計等資料,擬建項目基本執行了我國職業病危害預防控制的有關規定。擬建項目在今后工程的設計和工程建設中,若能將已考慮到職業病防護設施和本報告中提出的補充措施建議予以落實,預計項目建成后,擬建項目中存在的職業病危害能夠得到有效預防和控制。因此,擬建項目勞動者接觸到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濃度(強度)預計能符合接觸限值的要求。擬建項目能夠滿足國家對職業病防治方面的法律、法規、標準及規范的要求。 建議主要內容: 1. 針對類比數據鑿巖-手持鑿巖機、鑿巖臺車工和水泵房噪聲超標。手持鑿巖機、鑿巖臺車、水泵應采取綜合性減噪措施,鑿巖工縮短作業時長,加強輪換作業,并佩戴好防噪聲耳塞。水泵采取基礎減震措施并設置隔音罩,減少噪聲輸出。水泵設備加裝減振墊或采取隔音措施降低噪聲,水泵工縮短作業時長,加強輪換作業,并佩戴好防噪聲耳塞。 2. 電焊作業時應設置機械排風裝置,以有效排除電焊過程中產生的有害物質。 3. 制定包括針對急性中毒(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高溫中暑、受限空間作業窒息中毒等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成立應急救援組織機構,配備應急救援人員。預案中應包括組織機構及人員、通信聯絡方式、應急響應程序、應急演練、應急物資等內容。每年至少組織一次救援演練,由建設單位一線作業人員和安全、消防、保衛和醫療機構等部門參加,并對演練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時整改,做好總結和記錄; 4. 對各種個人防護用品要有專人管理和發放,定期維護、更換,同時應加強職業安全衛生方面的教育和培訓,使操作者充分了解使用個人防護用品的目的和意義,提高職工的自我保護意識。 5. 完善職業衛生檔案建立及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