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價結論: 根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 4754-2017),建設項目涉及 “電子專用材料制造”、“金屬廢料及碎屑加工處理”、“其他專用化學產品制造”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于公布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風險分類管理目錄的通知》中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風險分類管理目錄規定,該項目的職業病風險分類分別為嚴重、嚴重、嚴重;結合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毒理學特性、接觸程度、職業病危害防護措施和職業病的風險程度進行綜合分析結果,將該項目判定為職業病危害嚴重的建設項目。 建議: 1、職業病防護設施: (1)前驅體車間配料控制臺、前驅體車間反應控制臺(1#反應工)、前驅體車間反應控制臺(2#反應工)等3個點位的照度檢測結果不符合《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50034-2013)的相關要求,應更換光源進行處理。 (2)非噪聲工作地點重金屬廢水車間控制室和氨氮廢水處理車間控制室噪聲強度不符合GBZ1-2010《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中規定的設計要求,應設置隔音門窗,作業時關閉門窗隔音。 (3)做好日常維護保養,對功率衰減達不到設計要求的防護設施要進行更新;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杜絕在防護設施未開啟或不正常情況下進行生產作業。 2、應急救援設施:建議建設單位應對應急救援設施的定期檢查、保養維護進行記錄,對事故能做出較快的反應,降低事故危害風險。 建議建設單位在生產中可能突然逸出大量有害物質或易造成急性中毒的化學物質的室內作業場所,應設置事故通風裝置及與事故排風系統相連鎖的泄漏報警裝置。 3、職業衛生管理: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新進員工和復訓員工應參加職業衛生知識培訓,并將培訓過程現場記錄歸入職業衛生檔案中。 建議建設單位應急醫療救護應選擇當地有資質的醫院,并與其簽訂相應的書面協議,擔負搶救受傷人員工作。 繼續規范職業衛生檢測工作,職業病危害嚴重的建設單位,每年需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對工作場所內職業病危害因素進行至少一次的檢測,每三年進行至少一次的現狀評價。 4、個人防護用品:宜在日常培訓過程中,加強對防護用品知識的教育,并督促相應崗位員工做好個人防護用品的正確佩戴。 應從正規渠道采購個體防護用品,向供貨商索取防護用品的生產許可證、產品合格證和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并確保配置的防護用品類別與參數與現場職業病危害因素的類別和濃度/強度匹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