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病危害因素: (1)生產性粉塵:矽塵、其他粉塵(鐵及其化合物粉塵、PAC粉塵)、電焊煙塵; (2)生產性毒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氧化鈣、氟及其化合物、銅煙、金屬鎳與難溶性鎳化合物、錳及其無機化合物、三氧化鉻、臭氧、溶劑汽油、壬烷; (3)物理因素:噪聲、工頻電場、高溫、紫外輻射(中波紫外線、電焊弧光)。 檢測結果: 根據本次檢測結果可知,建設項目工作場所中的其他粉塵(PAC粉塵)、電焊煙塵、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氧化鈣、氟及其化合物、銅煙、金屬鎳與難溶性鎳化合物、錳及其無機化合物、三氧化鉻、臭氧、溶劑汽油、壬烷、工頻電場、高溫、紫外輻射(中波紫外線、電焊弧光)檢測結果皆符合職業接觸限值要求。 (1)矽塵 本次矽塵檢測點位共5個(煉鋼連鑄車間(南區)合金熔化爐出渣口、AOD精煉爐出渣口、LF精煉爐出渣口、砌爐區域、煉鋼連鑄車間(北區)2#線LF精煉爐出渣),矽塵(總塵)、矽塵(呼塵)檢測結果皆不符合職業接觸限值要求。 超標原因分析: ①出渣口為開放式,未設置局部排風裝置,出渣物料掉落過程產生較多揚塵。 ②砌爐區域主要為手工作業,未設置局部排風裝置,且距離南區出渣口較近,易受影響。 (2)其他粉塵(鐵及其化合物粉塵) 本次其他粉塵(鐵及其化合物粉塵)檢測點位共30個,其中煉鋼連鑄車間(南區)合金熔化爐前檢測結果不符合職業接觸限值要求,其他點位檢測結果皆符合職業接觸限值要求。 超標原因分析: ①(南區)合金熔化爐前司爐過程需投加較多氧化鈣,投加過程易使爐體內產生較多煙塵。 ②(南區)合金熔化爐配套的防塵設施,未能有效捕集煙塵。 (3)噪聲 本次檢測噪聲點位共95個,其中: ①鋼連鑄車間(南區)原料堆場值班、合金熔化爐前司爐、合金熔化爐出渣操作,煉鋼連鑄車間(北區)2#線LF精煉爐司爐、煉鋼連鑄車間(北區)2#線鋼坯連鑄平臺操作,H型鋼生產區冷鋸,帶鋼生產區軋輥加工車間裝配,帶鋼生產區打包操作共計8個崗位噪聲等效聲級檢測結果不符合職業接觸限值的要求。 ②其他崗位檢測結果符合職業接觸限值的相關要求。 ③煉鋼連鑄車間(南區)合金熔化爐控制室、煉鋼連鑄車間(北區)2#線電爐控制室、H型鋼生產區冷鋸控制室、帶鋼生產區軋輥加工車間休息室、帶鋼生產區粗軋控制室、帶鋼生產區精軋控制室共計6個點位場所噪聲檢測結果不符合非噪聲工作地點設計要求。 |